13703262757

网站建设 APP开发 小程序

KNOWLEDGE/知识

分享你我感悟

您当前位置> 主页 > 知识 > 软件开发

天博南京两项目入选 国家级绿色技术推广目录

发表时间:2025-03-25 10:07:23

文章作者:ezajj

浏览次数:

  天博本报讯(记者 璇 通讯员 宁发轩)1月20日,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《绿色技术推广目录(2024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》),南京市发改委会同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、各板块精心筛选、一对一指导服务,两项推荐技术成功入选,分别为南京安立格有限公司“微纳界面传质强化技术”和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“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”天博。

  据悉,《目录》于2024年6月组织开展遴选发布工作,历时半年从全国申报技术中择优选择112个项目纳入《目录》。《目录》旨在推荐具备显著节能降碳和环境保护、资源高效利用效果,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行业的绿色化水平,在行业内具有先进性、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绿色技术。

  其中,南京入选的“微纳界面传质强化技术”,从反应和分离过程的气泡、液滴和软颗粒理化特性及相界面理论出发,利用高能湍流耗散和能量转换理论,把传统多相反应器中气—液、液—液、液—固界面的尺度由毫—厘米级转变为微纳级,从而使相界面之间的质能传递效率提升2—3个数量级,可几十上百倍地提高传质传热效率和流体分布均匀度,使催化剂的性能发挥至接近实验室理想效率。在产能相同时,装置的污染物减排50%以上,节能高达25%—40%。该技术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200多件,打破了跨国公司长期以来的垄断,有力推动了化工、高标准柴油生产、工业废水处理等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。

  “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”,聚焦污染场地修复行业技术瓶颈,针对现有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存在问题,通过注入工艺和注入设备创新,攻克了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,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装备体系,在功能和技术指标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。同时,突破了一体化智能装备瓶颈,实现了长距离、大面积、精准注入,具有精准修复、低成本、高效率、环境弱扰动、低二次污染等优势。这一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南京毓恒码头及周边地块土壤修复工程,修复土壤76530.2立方米、地下水34508.4立方米。修复过程中,能耗降低60%、节能55.9吨标准煤,碳排放减少36%、减排304.2吨,二次污染减少30%以上、减少氧化剂用量111.3吨,生态效益显著。

 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,广泛传播绿色技术的优势与应用成果;继续加强绿色技术的培育遴选,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变革,以绿色发展引领南京高质量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案例查看更多